北京就出租车提价问题举行听证会,实为调整出租行业的“乱”。尽管真正愿意出租车提价的大众消费者很少,但最终提价已是大势所趋,听证会实际成了营造社会心理适应的过程。
不管愿不愿意,如今的出租车价格已经撑不下去,公众嘴上抱怨,其实心里也都明白。但北京市给出的两个提价方案涉及不同的提价比例,二者的差距虽然不是很大,但把两个方案做延伸,意味着出租车行业不同的未来。
迄今为止舆论围绕出租车提价的争论大多把矛头指向了运营公司,关于出租车行业在城市交通中的“定位”,即它应当是面向大众的服务,还是应当像欧美发达国家那样作为“中高档”服务,争论不算多,但其答案对未来出租车行业的定价倾向却有基础性指导意义。
出租车行业在欧美国家已经定型,它的普遍特征是打车费很贵,跑很近的距离也要上百人民币。普通老百姓在那些国家打不起出租车,他们或者自己开车,或者乘公交和地铁,坐出租只是很偶尔的急用。
在很多发展中国家,“出租车”的概念有些模糊,除了正规出租车,还有很简陋的三轮机动车也在合法运营,“摩的”也会在这个市场上扮演角色。中国的情况大体是,我们正在从发展中国家的混乱出租车市场向正规化的运营管理过渡。
北京等中心城市是中国出租车市场相对最正规的部分。它曾经“很高端”,只有很少的出租车为有钱人服务。上世纪90年代的“面的”改写了北京出租车市场格局,普通大众成为消费的主力军。“面的”取消后,如今便宜的出租车实际是“面的”的“升级版”,它们的市场定位和服务对象都没有质的改变。
有人提出北京的出租车也应逐渐改变为城市的“中高档消费”,这种声音虽不强大,也没引起舆论的重视,但它却是出租车提价的思想依据之一。
我们认为,或许从长远看这种转变倾向未必就是荒唐的,但至少在目前,我们应把这个想法从制定出租车价格政策的筹划过程中彻底赶走。
中国的国情与欧美大不相同,我们的城市过于拥挤,本来拥车率就不高,有车也经常开不动,没处停,而且我们的公交系统与发达国家根本没法比,即使硬件上去了,过多的人流也把它们挤得毫无舒适感。
中国很多城市居民使用出租车的频率远高于发达国家的同阶层人群,尽管他们叫的是很廉价的出租车,司机常常连空调都舍不得开,但“打的”已是他们生活的一部分。让他们告别出租车将很痛苦。
继续服务大众应是中国出租车行业现阶段坚定不移的目标之一,这一点决不可变得三心二意。中国可以同时增加市场调节,促进出租车逐渐合法分层。
中国出租车行业稍有点“乱”,到印度那样的国家去看看,就会发现更乱。但城市不能无节制地追求整洁和精致,它还要尽可能向公众提供舒适和方便。有些舒适和方便同“乱”总是沾点边,对此我们应当容忍。就像一个家一样,舒适同乱和整洁的关系有那么一点点复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