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华大学四川招生组官方微博近日连续发出声明,不承认四川省体育特长加分,面对这种“不公平”,没有听到任何四川人生气的消息,各方面似乎都心平气和。
“连无线电测向是什么东西都不知道,还是该方向的二级运动员?”他们的言外之意,是四川省“二级运动员”认定作假,体育加分政策成了骗子渔利的工具。
而且清华方向表示,他们不承认四川“二级运动员”的20分加分已经好多年,每年除了两三个考生敢于硬着头皮填报清华外,四川省“体育特长生”全部知难而退。
四川人没有生气,或者说我们没有听到四川人生气的消息,各方面似乎都心平气和。一个指标性情况就是,当地政府似乎没有提出质疑、抗议,也没有传出赴京告状、申诉的消息。
四川人为什么不生气呢?
清华方面煞有介事地说,如果四川有考生认为自己是真正的国家二级运动员,又需要通过加分才能进入清华录取分数线,可向四川省教育考试院和清华大学提出单独测试申请,“不过过去几年没有这样的情况出现”。其意思显然是说,四川考生除了弄虚作假,并无一个人有真正的体育特长。
这样的说法,很绝对,大有给四川人脸上抹黑的意思,至少有让四川人被外地人误解的极大可能性。这么多年了,四川人一直忍气吞声,没有生气的意思。
四川人,你为什么不生气呢?经济学家说,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,没信用生意做不成、银行资金贷不到,百事不可为,寸步难行!四川人声誉受损,决非小事。
而且全国30多个省、直害市和自治区,其他省市的体育特长加分清华都认,但他们单单不认四川的加分。媒体立即敏感地意识到,这种做法可能涉嫌歧视四川人。清华方面说,这不是歧视。但即便明言不是歧视,其强烈暗示全国人民也心知肚明,四川人脸上无光啊!
四川人为什么不生气?河南人当年被一些地方“另眼相看”,他们可是生过气的,连省委书记都站出来为河南人打抱不平,并且打了舆论战。这回四川“二级运动员”普遍弄虚作假,授人以柄,四川人的确无法自辩。
清华方面说,外省认定的“二级运动员”考生每年只有几百人,四川每年几千人。也就是说,正是这几千个考生和他们的家长坏了全体四川人的名声,在市场社会中,名声的损失危及系统的利益,意味着一种巨大的损失。对于这极少数四川人,大多数四川人为什么不生气?
清华认定四川省“二级运动员”认定普遍造假,四川省“有关部门”和“有关领导”却对造假行为不予纠正,对责任人不予追究,听任造假流毒日广、四川人普遍信用受损,显属失职渎职。
四川人为什么不生气?
当年河南人遭遇“地域歧视”困境,时任河南省委书记徐光春、卢展工都曾站出来为河南人“洗冤”。更为关键的是,他们都有自己的反思,主张河南人用行动证明自己。徐光春说,河南人要靠发展赢尊重;卢展工说,河南人形象,归根结底,关键在“做”。
如果四川把“做”视为关键,对体育特长造假就应当坚决予以打击,深挖背后的权钱交易,依法从严追究。有人会装出世事洞明与人情练达的样子说,如果真追究,涉及考生和官员太多,不利于稳定。
这是怕坏人怕得要死,替清清白白的人考虑的极少。就算每年有几千人弄虚作假,也毕竟是极少数而他们抹黑的可是8000万四川人。
生气,四川人有一百个理由。
该生气的岂只是四川人,全国人民都有理由生气。现在一切的特长加分,从文学特长、艺术特长到体育特长,不仅本身不公,而且成了“拼爹”的战场。如果有无线电测向特长可以加分,福建的考生会爬树,该不该加分?农民的孩子会锄草插秧,该不该加分?加分政策本身不公正,中国人有千百个理由生气。